熱點信息 Focus
通知公告

立秋 | 夏無盡,秋已至

作者: 時間:2023-08-08 11:00  浏覽:

   

立秋

秋風吹雨過南樓

一夜新涼是立秋


NO.1 立秋節氣介紹

立秋,是“二十四節氣”之第十三個節氣,也是秋季的起始。鬥指西南,太陽達黃經135°,于每年公曆8月7或8日交節。“立”,是開始之意;“秋”,意為禾谷成熟。整個自然界的變化是循序漸進的過程,立秋是陽氣漸收、陰氣漸長,由陽盛逐漸轉變為陰盛的轉折。在自然界,萬物開始從繁茂成長趨向成熟。

立秋标志着孟秋時節正式開始,它是僅次于大暑、小暑的第三熱節氣,立秋之後天氣還是很熱,中醫将立秋至秋分前這時段稱之為“長夏”。立秋後,在自然界中,陰陽之氣開始轉變,萬物随陽氣下沉從而開始從繁茂生長趨向成熟。在中國古代農業社會,立秋具有重要的意義,民間在立秋祭祀土地,慶祝豐收。

NO.2 立秋節氣三候

一候涼風至:立秋後,我國許多地區開始刮偏北風,偏南風逐漸減少,北風給人們帶來了絲絲涼意。

二候白露降:由于白天日照仍很強烈,夜晚涼風刮來形成一定的晝夜溫差,空氣中的水蒸氣清晨時在室外植物上凝結成一顆顆晶瑩的露珠。

三候寒蟬鳴:這時候的蟬,感覺到陰氣上升,太陽光已成強弩之末,一日不如一日,因而鳴叫得更加響亮、凄切。

NO.3 立秋傳統習俗

祭祀土地神:

秋天是收獲的季節,民間有祭祀土地神,慶祝豐收的習俗。

啃秋瓜:

在南方有“立秋啃秋瓜”的習俗,在入秋的這一天多吃西瓜,以防秋燥,久之形成習俗。民國時期出版的《首都志》記載:“立秋前一日,食西瓜,謂之啃秋。”也有迎接秋天到來之意。

貼秋膘:

民間流行在立秋這天以懸秤稱人,将體重與立夏時對比來檢驗肥瘦,體重減輕叫“苦夏”。那時人們對健康的評判,往往隻以胖瘦做标準。瘦了當然需要“補”,補的辦法就是“貼秋膘”。

曬秋:

曬秋是一種典型的農俗現象,具有極強的地域特色。在湖南、廣西、安徽、江西等生活在山區的村民,由于地勢複雜,村莊平地極少,隻好利用房前屋後及自家窗台屋頂架曬、挂曬農作物,久而久之就演變成一種傳統農俗現象。

一直以來,在中國廣大農村,在立秋這天的白天或夜晚,有預蔔天氣涼熱之俗。還有以西瓜、四季豆嘗新、奠祖的風俗。又有在立秋前一日,陳冰瓜,蒸茄脯,煎香薷飲等風俗。

NO.4 立秋起居養生

在秋季養生中,《素問·四氣調神大論》指出:“夫四時陰陽者,萬物之根本也,所以聖人春夏養陽,秋冬養陰,以從其根,故與萬物沉浮于生長之門,逆其根則伐其本,壞其真矣。”此乃古人對四時調攝之宗旨,告誡人們,順應四時養生要知道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自然規律。

立秋是秋季的開始,《管子》中說:“秋者陰氣始下,故萬物收。”整個自然界的變化是循序漸進的過程,立秋是陽氣漸收、陰氣漸長的轉折,是萬物成熟收獲的季節,也是人體陰陽代謝出現陽消陰長的過渡時期。因此秋季養生,凡精神情志、飲食起居、運動鍛煉、皆以養收為原則。根據中醫“春夏養陽,秋冬養陰”的原則,可根據需要适當進補。